圖片來源:Travel Without Limits Pty Ltd
對於全球約4.3億名經歷殘疾性聽力損失的人來說,科技已成為克服溝通障礙的強大盟友。從手語應用程式到擴增實境眼鏡,越來越多的工具使聾人能夠以更大的獨立性和連結性來應對日常生活。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聾人社群使用的一些最具影響力的工具和輔助技術,並重點介紹最新的創新之一:Hearview眼鏡。
1. 視頻中繼服務(VRS)和視頻電話
視頻中繼服務使聾人能夠通過手語翻譯員進行電話通話。使用視頻電話或移動應用程式,使用者以手語進行交流,而翻譯員則實時將信息翻譯給另一端的聽人。這個工具是許多聾人在專業和客戶服務環境中的溝通基石。
2. 語音轉文字應用程式
語音識別技術已顯著進步,導致語音轉文字應用程式如Ava、Otter.ai和Google的即時轉錄的興起。這些應用程式將口語轉換為實時的書面文本,使用聾人能夠在會議、講座或隨意聊天中跟隨對話。大多數應用程式可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使用,使其成為日常使用的便攜解決方案。
3.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
雖然並非所有聾人都使用聽力設備,但許多人受益於助聽器或人工耳蝸。這些設備放大聲音或直接刺激聽神經,使具有殘餘聽力的使用者能更有效地感知聲音。它們通常與其他溝通工具一起使用,以增強理解。
4. 閃光和震動警報
聾人通常依賴視覺或觸覺警報來替代傳統的音頻提示。這些包括:
-
震動鬧鐘,通過床震或可穿戴的震動器喚醒使用者。
-
閃光門鈴或火警警報,使用閃光燈。
-
智能家居設備,集成視覺通知或移動警報,用於如有人按門鈴或嬰兒哭泣等事件。
5. 字幕服務
無論是觀看電視、參加在線會議還是觀看現場活動,字幕在可及性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實時字幕服務(CART)可用於現場環境,而大多數數字視頻平台上都標準提供閉路字幕。
6. 手語翻譯應用程式
科技使手語翻譯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獲得。像SignAll或KinTrans這樣的應用程式使用動作捕捉和人工智能來識別手語並將其翻譯成口語或書面語言。儘管仍在發展中,但這些工具顯示出在新方式中彌合溝通差距的潛力。
7. Hearview眼鏡:可及性的未來
最令人興奮的發展之一是Hearview眼鏡——可穿戴的智能眼鏡,能在鏡片上直接顯示口語對話的實時字幕。使用先進的語音識別和擴增實境(AR),Hearview眼鏡使聾人和重聽者能夠在參與對話時“看到”語音。
Hearview眼鏡是可穿戴技術日益增長的趨勢的一部分,旨在促進更大的包容性和獨立性。
8. 社區和倡導工具
最後,促進社區支持、倡導和教育的數字平台是無價的。在線論壇、社交媒體群組和學習平台如The ASL App或SignSchool幫助使用者連接、分享經驗和學習手語。
最後的想法
科技已改變聾人所能實現的可能性,提供支持溝通、安全、學習和自主的工具。雖然沒有單一工具適合每個人的需求,但選擇的多樣性意味著更多人可以找到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隨著像Hearview眼鏡這樣的創新引領潮流,未來看起來越來越可及、連接和包容。
常見問題
聾人除了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外,還使用哪些日常工具?
除了助聽器和人工耳蝸,聾人通常使用一系列輔助工具,包括:
-
語音轉文字應用程式(例如,Live Transcribe、Ava)用於實時轉錄。
-